7月16日,以“变局·重塑·发展——中国与世界”为主题、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(人大重阳)主办的宏观形势论坛(2022年夏季年会)在京举行。多位海内外前政要、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在论坛上解读当前宏观形势,讨论未来世界经济前景,建言中国经济发展。论坛发布《坚持以发展为先——两个大局下我国经济发展理念定位》报告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
《报告》以讨论“发展与稳定”的辩证关系作为切入点,阐明发展是历史对中国提出的时代要求。《报告》认为,若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须正确处理发展与稳定的先后顺序,要坚持以发展为先,继续确保经济中高速增长、高质量发展,力争在未来30年内完成经济复兴冲刺。
《报告》从当前中国发展需要、条件、风险三个角度,论述了中国完成经济复兴冲刺的必要性与可实现性。
从需要角度看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是中国经济完成复兴冲刺,这就要求中国经济在今后20-30年内保持高速增长,同时经济结构加快升级,大幅提升产出效率;要求坚持“以发展为先”的理念,决不能掉进“中等收入陷阱”。到2035年,目标人均GDP要比2020年翻一番,达到24000美元左右,到2050年上升到发达经济体的上游水平即45000美元以上。要达成这两个目标,从2020年到2035年,中国GDP年均增长需维持在4%–6%的中高速区间。
从条件角度看,中国人的复兴意志、新增长动力已然形成,经济复苏冲刺的可实现性已经显示。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中国人民具有强烈的使命感。过去40余年来,尽管外界常有悲观预期,但中国经济年均增长仍高达9.2%,创造了人类史上最大的经济增长奇迹。进入新时代,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予的新技术、19大城市群形成的规模性、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产业升级、进一步改革开放下的政策红利等因素叠加的背景下,中国人民完全有意愿、有条件、有能力完成数字化、绿色化时代的经济复兴冲刺。
从风险角度看,我国经济金融风险并不高,近期国家总负债/总资产比例约为59.2%,远低于美国(72.9%)、英国(76.3%)和日本(67.6%)。经过这些年对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化解,我国经济金融风险防御能力有了很大提升,也没有发生严重金融或经济危机。不过,中国应未雨绸缪,对内防范经济金融风险,对外防范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向我国转移风险。《报告》认为,只有发展才能有效化解风险,经济停滞不前会造成更大风险甚至引发危机,这种现象在发达经济体屡见不鲜。
《报告》最后提出未来中国经济战略建议:在坚持“以发展为先”理念的基础上,保持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进取性,以“宽松”作为“十四五”(2021-2025年)期间宏观经济政策导向,力保经济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,完成经济复兴冲刺,为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保障。